斗拱
中 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。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,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,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,合称斗拱。亦作“ 斗栱 ”、“枓拱”或“枓栱”。斗与拱,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,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。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,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。斗拱承重结构,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,形式优美,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。《礼记·礼器》“山节藻棁” 唐 孔颖达疏:“山节,谓刻柱头为斗拱,形如山也。”《明史·舆服志四》:“庶民庐舍,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,不过三间,五架,不许用斗栱,饰彩色。唐宋以前斗拱结构多采用花梨木、紫檀木制作,到明清时期由于红木类材料资源稀缺,多采用山樟木、菠萝格、梢木等木材代替。
斗拱,是中国建筑上特有的构件,是由方形的斗、升、拱、翘、昂组成。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。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,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,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。一般上,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,才有斗拱的安置。
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。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。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,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。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。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。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,象征吉祥如意。在现在时期寺庙。殿宇等古建结构施工材料多选用菠萝格木材如:非洲菠萝格、印尼菠萝格、南美菠萝格等材质加工成斗拱、榫头、栌斗、飞檐翘角、额枋等结构。菠萝格木材结构可塑性很强很实用,适合加工成各个部件木结构施工以及拼装、后期不存在形变发生,所以现代大部分园林古建工程施工木材多选用菠萝格此种木材。
柱头科斗拱
柱头科斗拱是位于柱头部位的斗拱。是明清时期的主要承重斗拱,其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比其它的斗拱同类构件截面尺寸大。宋式称作柱头铺作。一攒斗拱由方斗、曲拱、斜昂、枋木等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构件纵横交错、层层垒叠而成。斗拱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有着悠久的历史,留存到现代的汉代建筑遗迹——位于四川达州赵家坪的冯焕阙上就保留着斗拱层,这也是我们能看到的古老的斗拱形态之一。斗拱之所以产生,与古代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方式是分不开的。因此设计了出檐作为保护。为了负荷檐的重量,于是用木条相互交叠,均匀受力,使得容易变形的木头也可以承重,这也许就是斗拱产生的原因。到了隋唐时期,斗拱的技术发展成熟,达到二分之一柱身的高度,因此唐代建筑具有斗拱尺寸大、挑檐深远的特点。到了宋代,斗拱的尺寸逐渐缩小,至北宋末,斗拱为七分之二柱身的高度。明清时期,斗拱的形制变得更为纤细,其装饰功能进一步强化,具有很强的修饰效果。在宋代以前,斗拱的彩画较为简单,到了宋代的《营造法式》中,则可看到斗拱彩画已经产生了丰富的装饰纹样和精细的装饰手法。在明清建筑中,斗拱的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等级,其色彩标准日趋程式化,以青、绿等冷色为底色,间以黑白边框和其他颜色,高等级的建筑则大量用金色,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。斗拱彩画的等级,要与建筑其他部位的大木彩画等级保持一致。按照在所处部位的不同,斗拱可分为在柱之上的柱头科斗拱、在角柱之上的角科斗拱,以及位于柱间额枋(fāng)及平板上的平身科斗拱。
以上资料信息是由上海榕擎实业有限公司整理编辑发布的 “菠萝格木古建斗拱结构 柱头科斗拱雕刻厂家”,你可能还会想了解“菠萝格斗拱制作厂家-古建斗拱制造与安装”或者“菠萝格寺庙古建工程木材料供应商”。